宝宝睾丸上升症状(男宝宝睾丸疝气症状)

睾丸是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保证人类繁衍生息的重要器官。由于多种原因导致一些疾病侵袭“蛋蛋”,从而使得男性发生不育症,甚至危及生命。当宝宝阴囊内无睾丸、腹股沟或阴囊出现红肿、宝宝哭闹或诉说腹股沟处疼痛或触及包块时应及时就医,排除以下疾病。

一、隐睾
约10%的男孩出生时睾丸未下降到阴囊内而停留在腹股沟或腹腔内,一岁以内大多数“滞留”的睾丸会下降到阴囊内。约1%的男孩有一个睾丸永久位于阴囊外,这称之为隐睾。80%的病例隐睾症为单侧。
如3岁之前睾丸还未自行进入阴囊应行睾丸固定术。5岁以前行睾丸固定术者50%病例具有生育能力。未下降的睾丸,多数生殖细胞肿瘤的发生率会增高。
5岁后,特别是成年后再做睾丸固定术预防睾丸肿瘤的意义不大。睾丸不进入阴囊,可能与精索或精索动脉过短、腹股沟或阴囊发育不良、前腹膜完整性、腹股沟外环未发育以及下丘脑-垂体-睾丸内分泌轴异常有关。
睾丸扭转 睾丸扭转确切的是指精索扭转。精索扭转引起睾丸供血不足,出现淤血、出血和梗死。一般认为扭转小于6小时不会发生梗死,持续24小时以上者几乎均发生睾丸出血性梗死、凝固性坏死。扭转持续10小时以上并做睾丸固定术,4年后有50%患者睾丸体积减小。

二、睾丸梅毒
睾丸梅毒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类型。先天性睾丸梅毒可使睾丸发育不成熟,隐睾,或睾丸肿大。对其预防是做婚前检查并及时彻底治疗。
三、流行性腮腺炎性睾丸炎
青春期前儿童流行性腮腺炎一般不并发睾丸炎。约20%的青春期后患者伴发睾丸炎,但仅有不足2%的患者未来影响生育能力。

四、卵黄囊瘤
卵黄囊瘤是婴儿和儿童期及青春期后男性最常见的睾丸生殖细胞肿瘤之一。临床上多以睾丸肿大就医,10%~20%患者就医时已有转移。90%患者血清AFP(甲胎蛋白)水平升高,这对诊断、疗效判断和监测肿瘤复发均有意义。临床分期和血清AFP水平影响预后。早期患者5年生存率可达90%。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主要目的在于分享。版权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删除。
本文编辑:小新
联系邮箱:3537508135@qq.com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文章地址:http://www.moomom.com/cjwt/125.html